尤天曲:(1910-2006),名其侃,字无曲,晚年自署钝翁、钝老人等。斋号有古素室、后素斋、光朗堂等。江苏南通人。国画家。192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科,直插二年级学习,得黄宾虹、郑午昌等亲授。后转入中国文艺学院学习。诗书画印兼擅,且精通园艺。晚年创立“笔墨水融”说。著有《荣宝斋画谱·尤无曲绘山水部分》《尤无曲画集》《近现代篆刻名家印谱丛书·尤无曲》等。
一直以来,我总有一个渴望。就是医学的奥秘能化为最朴素的语言传递出去。这种渴望看来好像有些傻傻的,因为医学常常是昂着她高贵的头颅。但是,医学的本质仍然是为了驱赶一个个生命体的疾患,任何生命体对疾病的恐慌都渴望得到医学知识的抚慰。所以今天,我想带大家认识一位艺术大师、国画家,尤无曲先生,他的与众不同是把艺术与医学完美结合在一起,为我们呈现了人体的奥秘和科普的艺术。
尤无曲
青年时期的尤无曲本与医学无甚瓜葛。那时的他,凭借着在绘画方面的天赋与后天的勤奋,得到陈半丁、齐白石等大家的赏识和提拔,先后在上海、北平等地生活,在画坛上崭露头角。而1952年后,尤无曲的生活轨迹才开始和医学有了交集。那一年,为了照顾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儿子,尤无曲由上海回到南通,并选择了一个不怎么说话的职业——在南通医学院负责绘制人体教学解剖图和病理切片图,供医学院的老师讲学用。
尤无曲绘制的人体解剖图
事实上,解剖图和尤无曲擅长的山水画并没有太大关系,尤其是某些病理切片图,毫无形象可言,纯粹就是色彩的语言。而且,这项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。画人体解剖图,是在一张5尺长的纸上,将人体的各个器官,科学精确地绘制出来。学生要以之为标准运用到医疗实践,准确与否人命关天,不能有丝毫偏差。
尤无曲绘制的人体解剖图
尤无曲绘制人体解剖图,主要根据国外解剖学的书进行临摹。曾经与尤无曲在医学院绘图室共事过的黄海育回忆,为提高绘图精准度,尤无曲经常去解剖室实地观察。这份专业性极强的工作,尤无曲不但准确及时地完成了,还受到了各科室教师的一致好评。
现在,南通大学医学院能够找到的,加上尤家后人收藏的尤无曲手绘解剖图仅剩6幅。但就从着数不多的几张图里,我们却可以看到尤无曲深厚的绘画功底,而且还能看出,他还是个“细节控”:小网膜解剖图中,毛细血管纤毫毕现;巧妙地运用颜色的过渡,将肝脏的立体感表现得恰到好处。
更牛的是,绘制人体解剖图,一般使用较厚的“洋纸”,以油画笔、铅笔等在上面作画。不过尤无曲却另辟蹊径:他使用的是羊毫笔。不但每一张图是用毛笔画的,图上的注解,他都用毛笔写出,就连注解的直线也是用毛笔勾出来的。整张图,既精美又工整,简直就是一张印刷品。
尤无曲的山水画
毛笔笔头较软,因此完成一幅解剖图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。尤无曲为什么选择用毛笔绘图呢?他觉得,用硬笔画解剖图,固然会画得比较快,比较轻松,但很容易将自己的手“画坏”。所谓“画坏”,就是进行中国画创作时,中国画的味儿就会变得不中不西了。
“用中国画的画法,画出同西方艺术家素描一样精准而生动的解剖图,这很了不起。”有过从医18年经历的美术史论学者何循真对尤无曲的手绘解剖图给予高度评价。
1975年,尤无曲从南通医学院退休。在学校的极力挽留下,他留任三年,继续从事解剖图手绘工作。26年里,共手绘了3000多幅图。
一个可能毁掉传统中国画家的职业,在尤无曲的“韧、忍”中转化成了对他艺术的滋养,这些解剖图在发挥医学教学功效的同时,也增长了一个传统中国画画家的功力。尤无曲嫡孙尤灿在提到爷爷的这段经历时感慨:“他面对命运,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,都坦然接受之、适应之,进而改变之。”
看着大师的作品,我忽然间有种被点亮的感觉,我甚至有种冥想,似乎大师就在隔壁的小楼(大师所在的南通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仅一路之隔,我所在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,其前身就是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),用着小号羊毫笔勾画着距离我们认知最近、最直观的医学图谱。如此伟大的艺术家都可以这样坚守,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为医学知识之普及而努力呢?
(图/文:来自微信公众号 文化与健康)